微创手术由于安全性较高,且可减轻患者痛苦,需求越来越大。而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稳定性强、精准性高和灵活性大的特点,成为微创手术有力的辅助工具。从微创腔镜手术到复杂的心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中国,手术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初始阶段。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指明智能机器人研发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并将其列入先进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2008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引入中国;同年,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科技计划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威高集团开始联合开展中国新型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他们的研发成果即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妙手”手术机器人系统。
作为联合研究团队的关键成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机器人研究团队从临床实践的需求出发,将临床医学研究与机器人制造技术交叉融合,提出符合中国人体质特点的手术机器人设计方案,包括:针对复杂手术的要求,提高机械臂的灵活性;改进力的控制以确保安全性;增强腔镜视野的清晰度,以实现精准操作;采取人机工学的设计以提高手术医师的舒适度,减轻其疲劳;缩短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等等。
基于开放式3D视觉系统,“妙手”手术机器人可现场演示手术操作,进行现场实时教学示范,帮助外科医师获得更直观的教学体验,缩短学习曲线,提高培训效能。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临床研究人员根据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就初始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丰富的临床数据为建立有关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评估标准奠定了基础。在原型机的开发过程中,医院研究人员还开展了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为设计提供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设计、评估测试和回顾性及前瞻性临床研究,原型机不断升级改进。目前湘雅三医院已结束二期临床研究,正规划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三期试验,以确保“妙手”手术机器人系统满足所有临床需求。
“妙手”手术机器人研发历程
“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多种优势,其广泛应用将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朱晒红说到,他是“妙手”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手术机器人不会抢走外科医生的工作,而是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简单。”
“妙手”手术机器人的研发预示着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的崛起。作为中国医工结合研究成果的典型代表,它增强了多学科协作,推动了临床创新和工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