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访谈丨徐兵河院士肯定中国乳腺癌诊疗发展速度,指出未来探索方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时间:2023-08-04 06:40

       相聚北国春城,共赴长夏之约,“2023第十七届CSCO长白肿瘤年会”已于2023年7月23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圆满落幕,为广大学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会议期间,我们荣幸地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针对中国乳腺癌诊疗发展现状、未来探索方向等多方面内容,徐兵河院士给出了高度见解和真诚感悟。现将内容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徐兵河院士在长白会议现场作报告

       论坛报:今天荣幸聆听了您对中国乳腺癌诊疗实践思与变的报告,请您首先谈谈近年来中国乳腺癌诊疗实践有哪些变化?其中有哪些里程碑式研究或事件?

       徐兵河院士:

       整体而言,中国乳腺癌诊疗实践发展渐入佳境,临床和学术水平都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首先,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型医院学术水平已经和国际接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包括原创性药物研究、原创性技术研究、原创性方案研究等,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还有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目前我们已经有4位专家参与了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专家共识指南制定,2位专家参与了晚期乳腺癌治疗国际共识指南的制定,同时,我们还有很多学术成果在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如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进行口头报告、壁报等各种形式的报告,发表的顶级论文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

       另外,目前我国一些大型医院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了93%,Ⅰ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达到98%以上,与发达国家完全没有区别,但乳腺癌整体上的5年生存率是83%,与发达国家的90%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现存的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大型医院和县乡级医院的差距,我认为今后的重点工作就是向基层推广乳腺癌新的诊疗理念、诊疗规范,并且提高药物的可获得性,做到全国乳腺癌治疗的均质化、同质化,让我国整体的诊疗水平达到和国外持平,甚至达到领先水平。

       论坛报:在这样的变化发展过程中,我国乳腺癌领域学者做出了哪些贡献?

       徐兵河院士:

       第一,我国学者在乳腺癌基础和临床方面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部分论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在分子分型上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提出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第二,中国乳腺癌领域的部分原创性研究目前也处在与国际并跑的地位,个别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如我们团队之前进行的有关吡咯替尼(PHOEBE研究)和达尔西利(DAWNA-2研究)的研究,吡咯替尼和拉帕替尼头对头对比后发现,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比国外的标准二线治疗药物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效果更好,改变了我国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也使该药成为新的标准治疗方案。还有达尔西利,是一种CDK4/6抑制剂,我们的研究也证明其与三种国外CDK4/6抑制剂(瑞波西利、哌柏西利、阿贝西利)效果一致,某些情况下甚至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我国学者在新药研发上确实是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第三,我国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热情很高,每次国际大会上都有中国学者的声音,积极传达中国的学术成果,比如在前不久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上,我受邀介绍了亚洲人乳腺癌特点及治疗情况,这是国际学者对我国学术水平、学术贡献的认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在乳腺癌领域的国际舞台上有了自己的席位。

       论坛报:展望我国乳腺癌领域未来发展,有哪些探索方向值得深入挖掘?有哪些需要反思的方面?

       徐兵河院士:

       首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原创性研究,当然原创性研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其有赖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的共同发展,哪一方面出现短板都可能导致最终失败的结果。

       其次,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多中心研究,目前的困境可能是经费支持还不足,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虽然有,但用来支撑起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要更加努力地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多中心,中国学者牵头的国内甚至国际研究,从而取得更多可以改变临床实践指南的成果。

       再次,我国的临床研究人员应该更加密切地和基础研究人员合作。我国乳腺癌领域最近发表的有影响力的文章,尤其是转化研究方面的文章,都有赖于临床和基础人员共同合作。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结合去开展转化研究来指导临床实践是很重要的。举个例子,我们团队之前进行的与免疫治疗有关的研究,其结果发现肿瘤微环境可以影响免疫联合化疗的效果,在取得疗效和未取得疗效的患者中,肿瘤微环境特征不同[最终成果发表于(Cancer Cell)]。如果没有合作,该研究中的基础研究人员对临床需求并不十分清楚,也不知道患者相关的治疗情况和临床资料,不能得到患者的血液和肿瘤标本,临床研究人员也有赖于通过与基础研究人员的合作,才能深入探讨药物作用的机制以及开展转化研究。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开展多学科、跨学科领域协作也是我们目前的难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